有人说,当顾客最初接触店铺时,通常会通过店铺的视觉印象而迅速形成对店铺的主观判断,联想和推测到店内的商品种类、价格、质量、服务水平、价值观念,以及店铺的风格、等级等。如果店铺在外观上不能把业种或业态在经营上的特征表现出来,顾客就无法对店铺加以识别。
在同一业态之内,要严格执行装潢标准化;但在不同业态之间,即便是同一家企业的同一个品牌,也需要不同的SI手册。
荣首文指出,“在同一家连锁药店企业内,如果出现了平价大卖场、社区便利店、药妆店、参茸贵细专营店等不同业态,个人认为必须对这些不同业态进行区隔,也就是说,不同业态的门店应该有不同的SI。因为不同的业态,其形象定位、市场定位、消费者定位等策略是不同的。”
说到如何有效区隔的问题,可能很多企业决策者会说:“在所有的业态终端打上我们企业的标志、店名和经营范围,不就行了吗?顾客不就是追求‘第一眼’的信息吗?”
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。高学军谈道:“有的企业决策者往往陷入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迷局当中,忽略了顾客体验和品牌感知。
“对于SI的设计,要锁定不同的目标群体。就像在画画之前搞清楚了谁是画的观众,才有机会让观众喜欢这幅画,才能促成顾客产生购买行为。”老百姓大药房品牌推广部部长王黎说道,“例如平价大卖场就不应该设计得太过年轻化和时尚化,那样会让我们的目标顾客——中老年人有距离感。”
高学军指出,“对于古朴而典雅的参茸贵细专营店,假如原标志是绿色,那在深褐色为主的店招上,我们可以用金色、银色等中性颜色的标识与之相协调。在内部空间的规划和区分上,要参考标准色、辅助色,结合不同业态的不同特点进行设计。”
而正如这两张照片里的那样,大参林的参茸专卖店不再沿用经典的“三棵小树”LOGO,标准字的颜色也改用深红和金色;而在店内的紫云轩,木制的牌匾,金碧辉煌的顶部灯池,以及墙壁上的木格装饰,都显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特色以及参茸贵细产品的稀有和高档。